冷血的大脑

爬行动物虽然是冷血动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智力比温血动物差。 事实上,爬行动物可以说是真正的 “聪明动物”。然而,在过去,由于很少有科学家研究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智力,研究爬行动物的科学家就更少了。 那些研究过爬行动物的科学家往往对爬行动物毫无印象。 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开始重新审视对冷血动物的研究。 行为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发现,他们测试动物的方法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以前认为爬行动物的本能多于智慧。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对爬行动物进行的测试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他们给爬行动物进行的测试是针对小鼠和大鼠等动物的。例如,一些研究人员让蛇尝试跑迷宫。 不仅房间太冷,给新陈代谢带来挑战,而且蛇不会跑迷宫,它们往往想在测试边缘绕圈寻找出路。 1999 年,一位名叫大卫-霍尔茨曼(David Holtzman)的神经科学家意识到,他们对蛇进行的测试是错误的。 他意识到,蛇拥有发达的绒毛器官或雅各布森器官,能够识别研究人员,从而改变测试结果。(这个器官还能让爬行动物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识别它们的主人和最常见的饲养者)。 霍尔茨曼博士将逃脱试验作为动物的动机,而不是食物,因为蛇会利用它们的绒毛器官而不是记忆来成功完成试验。 新的试验在乌龟、巨蜥甚至鼹鼠身上进行,试验中使用了各种形式的刺激,并始终牢记爬行动物身体的独特局限性。

爬行动物能感受到爱吗?

比 “爬行动物聪明吗 ”更大的问题是 “爬行动物感受到爱吗”? 这是一个独特的问题,因为它脱离了智商(IQ)的范畴,而是依赖于动物的情商(EQ)。 我们认为,狗和鸟类等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动物具有较高的情商。 爬行动物是独居动物,一般只有交配时才会聚在一起。 它们很少表现出母性本能,卵胎生或胎生(意为活产)的蛇宝宝出生后就完全做好了生活准备--并很快学会逃离可能会吃掉它们的妈妈! 但也有例外,比如鳄鱼就有惊人的母性本能--至于原因,目前仍在研究之中。 有一种假说认为,鳄鱼学得很快,它们可能已经知道照顾后代有助于它们的生存。 对动物情商的研究相对较新,而且仍在进行中,因此还有许多问题没有答案。


在人类神经科学中,有一项关于大脑 “新皮质 ”部分的研究。 新皮层是大脑皮层(外层神经组织)的一部分。 新皮层负责我们大部分的认知功能,如睡眠、记忆和学习。 有趣的是,在大脑进化的过程中,我们发展出了比爬行动物更好的新皮层(称为背侧皮层)。 事实上,我们大脑中一些最古老、最本能的反应,如心跳和呼吸,都是在我们的 “爬行动物大脑 ”中进行的,而 “爬行动物大脑 ”是在一亿多年前开发的(存在于我们的脑干中)。 然而,爬行动物拥有比人类更多的脑细胞,并且可以无限增长。然而,这些限制并不意味着爬行动物没有智慧。我们不能低估 “蜥蜴大脑 ”的能力。 我们只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中创造适当的测试。 这也可能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定义 “聪明 ”到底是什么。